臺北市大同區公所 | 警察局資訊網
大同區原名巴浪泵,乾隆28年〈西元1763年〉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時,載有「大浪泵...日治後,民前2年,臺北廳直轄地方分為三大區,即艋舺、大稻埕、大龍峒三 ...
大同區原名巴浪泵,乾隆28年〈西元1763年〉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時,載有「大浪泵庄」。道光24年〈西元1844年〉之契字述及「大隆同四十四坎」,即稱「大隆同」。大隆同有山,山形似龍,故有「龍穴」之稱,大隆同街得龍脈靈氣,山川鍾毓,人才輩出,遂成為淡北文人淵藪,後來邑人為酬謝龍山並傳之久遠,乃將地名改稱「大龍峒」,日據時有大龍峒町,臺灣光復之後35年2月規劃全市為十大區。合併大龍峒町、蓬萊町、太平町、大橋町、河合町為區,因轄區內有孔廟及大同路(現大同街),為紀念孔子天下大同之精神及取國父世界大同之崇高理念,配合舊地名而命名為「大同區」。日治後,民前2年,臺北廳直轄地方分為三大區,即艋舺、大稻埕、大龍峒三區,大龍峒轄區甚廣,包含今大同區、中山區。民國九年施行市制,大龍峒即指大龍峒街及牛磨車街一帶。民國14年卜定於文風最盛之大龍峒興建孔廟,宏揚儒家仁恕思想。光復後,大同區仍是偏僻落後,市街建設無重大進展,除增學校外,民族路以北悉為工業區。
全區最初劃分為34里,323鄰,據民國37年1月份之統計,人口僅有3萬2,301人。後因工商業日漸發達,人口隨之快速增長至民國61年已高達11萬9千餘人,行政區域幾經調整增為48里。爾後復因發展趨勢移向郊區,本區人口又因而紛紛外流,至民國70年曾降至9萬餘人。
民國61年6月10日臺北市改為直轄市後,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在市長交接典禮上指示臺北市應著手全面建設,市府旋實施萬大計畫,於民國62、3年間,拓寬哈密街、酒泉街,蘭州街拓寬取直〈今大龍街〉,拓延承德路,萬大計畫完成後,加以民間建設亦大力配合,大同區方如脫胎換骨,邁向現代化的生活領域,同時由工業區轉變為住宅區。
臺北市政府為健全基層組織,增進區里行政功能,落實市政建設,提昇市民福祉,於民國79年3月12日實施第4期區里行政區調整,將大同、延平、建成三區合併編成新的大同區,原建成區12里249鄰,編為5里149鄰。延平區15里315鄰,編為6里128鄰。大同區34里716鄰,編為15里,345鄰。3區合併之後共為26里、622鄰,約4萬6千多戶。
臺北市第5期里區域調整依91年4月4日臺北市政府(91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