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東禮納里原住民「普羅旺斯」村落大頭目兒子的無菜單料理 ... | 警察局資訊網
2017年12月4日—而在現今禮納里的好茶村範圍,有一條叫脫鞋子部落的小街,最為熱鬧。禮納里-魯魯灣.脫鞋子部落的街尾,有一家叫魯魯灣的luluwan的餐廳。
❝ 人生中遇上了危機,說不定也是一個轉機!❞
位於屏東[1]的禮納里,是一個被外國遊客喻為像台灣「普羅旺斯」的村落。這個有多棟七彩小木屋、路闊車少的禮納里,容納受風災影響的原住民,背後其實有一個令人看到危機,以及轉機的故事。
這片曾是瑪家農場的土地,一間間小木屋其實是安置曾經歷98年莫拉克風災災民的永久屋,當中包括瑪家鄉瑪家村、霧台鄉好茶村及三地門鄉大社村的排灣族及魯凱族原住民。而在現今禮納里的好茶村範圍,有一條叫脫鞋子部落的小街,最為熱鬧。
脫鞋子部落的街尾,有一家叫魯魯灣的luluwan的餐廳。光看這裡門口紅、橙、粉紅的布簾隨風飄揚,陽光穿透印有圖騰的白布,戶外餐桌上各種奇奇怪怪的植物,就令它格外起眼,而這裡供應的,是簡單好味而擺盤有格調的無菜單料理。
白布上的圖騰,曾經在多次遷村中流落民間,最後店主Balu Luluwan在台灣大學的研究所,以及中央研究院的博物館裡找回來,再自己手印成現在的樣子。
店主Balu Luluwan是一位魯凱族大頭目的兒子。魯凱族的頭目是傳家中兒子,而這位Balu Luluwan先生,將來就會成為大頭目的接班人。看起來是一個順理成章的故事,不過實情是,來到平地生活,大頭目再不是土地的擁有人,實權已跟往時住在山裡不一樣。加上這位35年來出生、成長在台北的大頭目兒子Balu,因為風災而回到部落,剛回來的時候,也是有很多的不適應。有一段時間每天就獨個兒跑到山上坐在大石頭上,看著谷中雲霧飄渺,思考自己跟部落的未來,也曾經參加部落的義工工作,照顧長者,認識更多本來有點陌生的族人。
...